《刻意练习》中,有5点重要的理论:

1 创建刻意练习模型,在套路里练习。
2 只在学习区学习
3 把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,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。
4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,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
5 练习时必须高度集中。

今天我们说一说,具体怎么在我们学习音乐中运用这些理论~


1. 创建刻意练习模型,在套路里练习。

创建套路模型,其实核心的思维是:以已知的事物作为基础,来学习未知的知识,就像学习和弦的时候,我们知道C和弦是CEG,那么Cmaj7就是在C的基础上加个大7度音,即CEGB,这种理解方法会让我们很快学会新内容,并且记忆的很牢固。

这种思维的再深度运用,大家知道吉他的移调的方便性在于,指板相对来说距离是不变的,对应的手指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的,那么我们也可以在钢琴上设计相对固定的手型,来达到快速移调的效果,详情见这里:移调宝典丨早知道这种钢琴移调法,老子早驰骋12个调了(上)

这一条是刻意练习中的重中之重,建议大家好好看看上述链接,更具体的练习模型设计思路,我们在下一篇会单独重点分析。

2. 要保证在学习区学习,效果才是最好的。

人对于知识一般分为三个区域:

舒适区(觉得很舒服、放松、没难度,能有掌握,或是很熟悉的事物,有安全感)

学习区(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,因而感到不适,但是不至于太难受,努力可达到)

恐慌区(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,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,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。)

我们该在哪个区域学习,很显而易见喽。

3 把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,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

1、这就要求我们要会拆分选重点,选择需要练习的片段去练,举个栗子:

如果我们要做12个调转调练习,拿《防空洞》这个首歌举例,如果上来就整首歌转调,你没准5分钟就放弃了,如果篇幅很短,就会让你能够相对容易接受。

结合第一条我们设计的钢琴手型套路,通过练习是可以快速把12个调过一遍的。不过然后呢?我们怎么持续让练习进入不舒服的学习区呢?

2、不断在已有基础上增加难度

第一次训练,你可能只能看着和弦谱读出来,脑袋反应不过来,手上也只是肌肉记忆,不过没关系,就好比围棋选手记棋谱,律师学案例,所有的基础练习最初级的就是肌肉记忆,也就是通过重复训练达到。

第二次训练时,你可以在每次读和弦名称时把注意力放到左手的低音上,直到左手的熟练度达到舒适区。

第三次训练时,把注意力放到右手的和弦上。

第四次训练时,当这两个都达到舒适区时,你可以加快速度。

第五次训练时,就可以把之前和弦名称冥想结合起来,直到你闭上眼睛脑海前那几个和弦从左往后排列清晰可见。脑海中出现类似下图:

(1、4、5级在脑海中自动放大)

每一次你都可以给你自己的训练设定一个难度

4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,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

你可以随机做出12张卡片,写上12个调,给节拍器设定一个速度,随机的抽取。抽到后规定自己个反应几拍后,必须开始弹,看是否能完成,如果完成不了那证明还要对自己不熟悉的调继续做上述训练。

并且配合第一条我们设计好的钢琴手型套路,达到以下视频的效果(仔细看,视频中每个调用的指法手型是完全一样的)

所以一个练习重要的是,给你在每一次练习产生舒适的情况下再增加不舒服。

5 练习时高度集中精神

练琴时要心无旁骛的只做这一件事,一次就这半小时,把手机电脑等等可能影响你的因素全都去除,才能做到效率最大化。而且一定要想自己弹的是什么!!如果练琴时不思考自己所弹的是什么,只会产生单纯的肌肉记忆,那就无法真正学习到精髓,更别说做到举一反三了,练琴永远需要思考。

还有一点就是,每次不要一下来太多新东西,少就是多,慢就是快。

小冰老师课程
http://www.iyamusic.com/user/5174